高级检索

索 引 号
07B021215202300542
信息所属单位
人事司
信息名称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569号(社会管理类191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农办案〔2023〕21号
生效日期
2023年08月15日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15日
内容概述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569号(社会管理类191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07B021215202300542
信息名称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569号(社会管理类191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农办案〔2023〕21号
信息所属单位
人事司
生效日期
2023年08月15日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15日
内容概述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569号(社会管理类191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569号(社会管理类19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5日

字体:[大 中 小]

黄显良等10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条件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人才振兴

近年来,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部署要求,大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布局。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作出系统安排。贯彻落实《意见》精神,2021年底,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任务、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立体布局农业农村主体人才、支撑人才、管理服务人才3大类10支人才队伍建设;同步部署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等9项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作为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将结合编制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规划(20232027年),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做好乡村人才振兴相关工作。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人才振兴。《意见》对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明确要求。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农业农村部积极引导和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共有196家农民合作社、139家农业企业、1142所其他民办机构参与实施;依托自媒体平台实施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青年主播培养,打通高素质农民向社会展示、推广帮扶县农产品、文化等窗口。三是发挥龙头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带动服务作用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见》,明确支持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体系化、组织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高度重视农业领域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备案制改革后,山东玉皇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25家农业领域企事业单位通过备案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效发挥了农业企业在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二、关于建立长效培训机制,持续提高人才素质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等部门通过实施各类人才工程项目,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乡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一是鼓励校地联合参与培养,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面向院校毕业生、农民工等返乡入乡群体开展创业培训,根据农民实际学习需求,将涉农职业院校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2022年,全国共有36农业高校、167家农业职业院校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任务2019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面向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等,开展学历职业教育指导各省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开展生源组织、合作培养等工作教育部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村干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提供学历继续教育,提高农业农村人才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2022年,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引导鼓励相关高校、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特色专业建设,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提升教育培训,培养传统工艺专业人才。二是实施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建立长效培训机制。2006年起,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央组织部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通过村庄是教室、村官是教师、现场是教材的模式,帮助提升带头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能力。2022年共举办200期培训班,累计培训2万人2014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全产业链培训,着力提升农民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2022年培育高素质农民75.4万人。其中,围绕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行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头人34.09万人2022年起,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重点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10万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带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2022年共培育“头雁”1.78万名。

三、关于引导人才集聚基层,完善人才补给机制

近年来,有关部门多措并举,畅通人才流动渠道,鼓励引导各类人才扎根基层建功立业是推动科技人员下沉一线服务2022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评价激励举措引导科技人员下沉一线服务的通知》,将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情况作为职称评审、绩效考核、评奖评优评先重要评价依据,引导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主动下沉一线、服务三农主战场。是加大“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力度2006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累计选派51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服务期满后,以推动扎根基层为重点,通过基层公务员定向考录、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支持升学深造和强化就业创业服务等多项措施,促进期满人员留在基层。三是研究健全人才下乡政策机制。2023年,农业农村部聚焦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深入各地开展专题调研,研究提出引导各类人才下乡创业的对策建议,为推动完善人才下乡政策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四、关于完善激励机制,调动人才积极性

近年来,有关部门通过出政策、强荣誉、建机制,激励人才踊跃投身乡村振兴。完善扶持激励政策2019年,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意见》,出台返乡创业一次性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2021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头雁”信贷服务专项行动,为乡村人才创业提供金融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加强社会保障政策支持力度,对作出重大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农业农村技术人才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鼓励地方政府和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定给予缴费补助或资助。我部每年组织实施“全国十佳农民”资助项目,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开展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评选表彰工作营造尊重乡土人才重视乡土人才支持乡土人才的浓厚氛围。二是优化成果转化机制。《意见》对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农业农村科研立项、成果评价、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分享股权期权、领办创办企业、成果权益分配等激励办法。贯彻落实《意见》精神,2022年农业农村部在加快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有关文件中对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激励落实举措,提高人才的积极性和获得感。

五、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乡村人才振兴投入保障,支持涉农企业加大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投入。近年来,财政部通过农业相关转移支付支持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为乡村人才培养提供财政资金保障。同时,为支持各地做好“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财政部下达2022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7.89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部署要求,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大力实施人才培养重大工程项目,推动健全人才下乡政策机制,拓展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抓手,不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感谢你们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389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 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中心( 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局 )
  2. 中国农业科学院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5.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
  6.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7. 农民日报社
  8.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9. 中国农村杂志社
  10.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部党校)
  11.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
  12.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13.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14.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业农村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15.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16.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17. 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
  18. 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19. 农业农村部财会服务中心、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20.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欧洲联盟农业技术中心)
  21.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分会)
  22.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23.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
  24.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25.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26.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7.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秘书处)
  28.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29.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30. 全国畜牧总站
  31.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
  32.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
  33.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34.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
  35.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
  36.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37. 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航天局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海洋局
国家核安全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信访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反垄断局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气象局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数据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移民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北京农业农村局
天津农业农村委
河北农业农村厅
山西农业农村厅
内蒙古农牧厅
辽宁农业农村厅
吉林农业农村厅
吉林畜牧业管理局
黑龙江农业农村厅
上海农业农村委
江苏农业农村厅
浙江农业农村厅
安徽农业农村厅
福建农业农村厅
江西农业农村厅
山东农业农村厅
河南农业农村厅
湖北农业农村厅
湖南农业农村厅
广东农业农村厅
广西农业农村厅
海南农业农村厅
重庆农业农村委
四川农业农村厅
贵州农业农村厅
云南农业农村厅
西藏农业农村厅
陕西农业农村厅
甘肃农业农村厅
青海农业农村厅
宁夏农业农村厅
新疆农业农村厅
新疆兵团农业农村局

主办单位:立博体育农业农村部

承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网站识别码bm21000007 京ICP备05039419号-2

京公网安备 立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