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立博体育 > 互动 > 直播访谈 > 农业农村部就12月份生猪生产形势有关情况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 > 相关新闻

生猪生产呈现明显恢复势头
分区防控不会推动猪价上涨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就生猪生产和非洲猪瘟防控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日期:2019-12-03 18:26 作者: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本网讯  近日,就当前恢复生猪生产和非洲猪瘟分区防控相关问题,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接受了记者采访。

  生猪存栏下降基本见底,猪肉价格降幅超过20%

  杨振海介绍,当前,在各项扶持生猪生产政策的推动和市场拉动下,养猪户补栏增养的积极性显著提升,生猪生产呈现明显恢复势头。从10月份的监测数据看,生猪生产的重要指标都出现了积极变化。一是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首次止降回升。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0.6%,这是19个月以来的首次增长,意味着生猪基础产能已经开始恢复。二是规模养猪场生产恢复快。从已经上报的情况看,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长。三是生猪生产恢复面不断扩大。东北、西北和黄淮海地区生猪恢复比较快,黑龙江、陕西、河南、吉林、山东、安徽等12个省份生猪存栏止降回升。西南、华南地区产能下滑也趋缓。总的看,能繁母猪存栏回升,生猪存栏下降也基本见底。虽然11月份数据还没有完全采集上来,但按这个趋势,11月份的生产形势应该会更好。

  杨振海指出,生猪生产是供给的基础,生产持续恢复,意味着未来供给将增加;今年以来进口也持续增加,前三季度进口增长43.6%,第四季度进口力度还在加大;前段时间养大猪多,出栏4头大猪相当于原先5头猪的产肉量,即使出栏量不增加,客观上也会增加猪肉产量;第四季度,各地通过进口、商业库存转储等方式增加冻猪肉储备,储备量也比较充足,加之6月份以来,屠宰企业、冷链物流企业和批发商库存较多,也会在消费旺季逐步增加市场投放量。再加上禽肉、牛羊肉等替代品生产都在增加,现在看市场总供给的预期较好,不支持猪价持续走高。

  从供给看价格,进入11月以来,涨价预期也在降温。据农业农村部对200个批发市场监测调度,全国猪肉价格连续4周回落,降幅超过20%121日猪肉价格为每公斤41.48元,比111日价格高峰的每公斤52.40元下降10.92元,降幅达20.84%

  中南区试点实施活猪调运有关措施不会成为额外涨价因素

  根据非洲猪瘟防控需要,自今年初以来,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和海南等中南六省(区)开展了分区防控试点工作,重点是变革传统生猪调运方式,推进“调猪”向“运肉”转变。对此,杨振海表示,开展分区防控,对于动物疫病防控意义重大。从国内非洲猪瘟防控实际情况看,在已查明疫源的155起家猪疫情中,由生猪及其产品调运以及相关的人员与车辆带毒传播引发疫情100起,约占64.5%。从国际上看,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是国际通行做法和疫病防控最基本的经验,特别是成功根除非洲猪瘟疫情的国家,绝大部分都实行了分区防控。因此,在我国实施分区防控、加强调运监管是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必然选择,也是保护生猪生产的客观要求。

  近日,中南六省(区)防控应急指挥部联合发布《关于中南区试点实施活猪调运有关措施的通知》,明确自今年1130日起,中南六省(区)开始试行通过“点对点”从区域外调入肥猪。杨振海认为,这是实施分区防控的关键措施,是构建中南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和区域管控格局的关键一招,有利于降低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风险,对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意义重大。

  实施活猪调运有关措施,会不会造成中南六省(区)猪肉价格上涨?对此,杨振海特别强调,分区防控不是搞区域产销封锁,而是服务于动物疫病防控。此次中南六省(区)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通知》,并不是说区域外的生猪一律不得调入。第一,对种猪、仔猪不得采取限制性调运措施,经检验合格的种猪、仔猪可随时调入中南区。第二,对于猪肉及猪肉产品,只要检疫合格,都可以调入中南区,没有其他任何限制。第三,在20201130日前,符合中南区跨大区“点对点”调运备案条件的生猪仍可调入中南区。应该说,上述措施充分考虑了行业转型升级政策方向和当前稳产保供实际,网上的一些“全面禁调”传言是不符合实际的。

  据中南区的监测统计,1130日以来从区域外调入的猪肉和活猪数量没有明显的变化,猪肉价格总体稳定。综合判断,在中南区试点实施活猪调运有关措施不会成为额外的涨价因素。



附件:

  1. 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中心( 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局 )
  2. 中国农业科学院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5.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
  6.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7. 农民日报社
  8.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9. 中国农村杂志社
  10.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部党校)
  11.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
  12.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13.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14.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业农村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15.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16.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17. 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
  18. 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19. 农业农村部财会服务中心、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20.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欧洲联盟农业技术中心)
  21.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分会)
  22.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23.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
  24.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25.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26.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7.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秘书处)
  28.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29.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30. 全国畜牧总站
  31.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
  32.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
  33.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34.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
  35.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
  36.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37. 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航天局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海洋局
国家核安全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信访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反垄断局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气象局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数据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移民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北京农业农村局
天津农业农村委
河北农业农村厅
山西农业农村厅
内蒙古农牧厅
辽宁农业农村厅
吉林农业农村厅
吉林畜牧业管理局
黑龙江农业农村厅
上海农业农村委
江苏农业农村厅
浙江农业农村厅
安徽农业农村厅
福建农业农村厅
江西农业农村厅
山东农业农村厅
河南农业农村厅
湖北农业农村厅
湖南农业农村厅
广东农业农村厅
广西农业农村厅
海南农业农村厅
重庆农业农村委
四川农业农村厅
贵州农业农村厅
云南农业农村厅
西藏农业农村厅
陕西农业农村厅
甘肃农业农村厅
青海农业农村厅
宁夏农业农村厅
新疆农业农村厅
新疆兵团农业农村局

主办单位:立博体育农业农村部

承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网站识别码bm21000007 京ICP备05039419号-2

京公网安备 立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