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立博体育 > 互动 > 直播访谈 > 立博体育2022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 相关新闻

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路

日期:2022-12-20 11:04 作者:王壹 来源:农民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时间的指针即将拨向2023。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乡村特色产业工作取得一系列进展,相关部门不断强化顶层设计,选准主导产业建基础,营造产业生态,实现共建共享齐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多次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党的二十大也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今年,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全面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地也不断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好经验好做法,不断为推进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力量。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国小龙虾消费市场持续放大,产业链从最初的“捕捞+餐饮”已发展成为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物流、节庆文化”于一体的产业集群。2021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就已达4221.95亿元。其中,养殖业产值823.44亿元,二产以加工业为主,三产以餐饮为主,一二三产产值之比约为2∶1∶7。今年,小龙虾三产融合发展更进一步。

  6月25日,在潜江参加第十三届湖北(潜江)龙虾节暨第六届虾-稻产业博览会的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艳玲出席开幕式时讲到,潜江人民首创的“虾稻共作”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打造了小龙虾特色品牌,丰富了“菜篮子”、保障了“米袋子”、厚起了“钱夹子”。在潜江的带动下,湖北省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800万亩,年产量逾100万吨、综合产值1300多亿元,成为全省十大重点特色农业产业链之一,树起了湖北省现代农业的一面旗帜。

  湖北小龙虾便是全国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今年,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支持各地聚焦省域优势特色产业,按照全产业链开发思路,科学划定建设区域,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生产、加工、仓储、流通、销售、品牌等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构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数据共享等服务体系,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全国已建设1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辐射带动1000多万农户从事相关产业,其中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118个,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31个,超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4个,集群内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高4137元。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促进产村、产镇融合发展

  今年11月,农业农村部继续开展第十二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遴选认定工作,新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95个,这些村镇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创新创业活跃,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300亿元。

  位于北京市平谷区东高村镇的崔家庄村今年顺利入选。前些日子,崔家庄村现代农业设施大棚内,农户们穿梭于一垄垄成熟的西红柿中进行采摘。一个个成熟的西红柿果晶莹剔透,静静地垂挂在绿叶之中,十分诱人。

  崔家庄村已有20多年的西红柿种植历史。“2002年开始,我们利用盐碱地适合西红柿生长的特性,尝试发展设施农业种植西红柿。今年冬天村里种植了50个大棚的西红柿,一茬产量约25万余斤。”崔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海友说。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工作有效带动了产村、产镇融合发展,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

  被认定的村镇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接受监测。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对前十一批367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开展产业监测,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其中主导产业产值超十亿元的镇199个、超亿元的村306个,分别比去年增加25个和58个。

  同时,鼓励各省开展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遴选认定,加快构建部省联动的“一村一品”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吉林、河南、广东、福建等10个省已开展省级“一村一品”认定工作,共认定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903个,有力推动了各地“一村一品、一镇一特”发展。

  “2023年,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开展第十三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遴选认定,并围绕示范村镇打造产值超十亿元的镇和超亿元的村,围绕主导产品开展时鲜农产品上市推介活动,引导市场消费,打造知名品牌。”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打造乡村产业振兴“大支点”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指导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紧扣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目标,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促进镇域内政策集成、企业集中、服务集合、要素集聚,打造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新平台,取得显著效果。各地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如火如荼有序开展。

  冬日里的湖南益阳赫山区泥江口镇依旧满目青翠,万亩楠竹随着山势起伏。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泥江口镇将竹筷产业打造成产业兴旺的实践样板,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泥江口镇通过引导传统竹制品走外贸销售的新路子,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竹筷龙头企业抱团发展的产业聚集区。探索出“公司+农户”的原材料供应模式、“工业+贸易”企业经营模式、“集团+合作社+竹农”竹林培育模式等多种业态。

  同时,通过以商招商,引进国家级龙头企业世林食品在泥江口镇设厂,带动竹笋食品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原竹供应+高端加工+品牌营销”的新业态,实现了竹产业“产购储加销”一体化,构建了从竹林到饭桌的全产业链。

  截至今年,泥江口镇有竹制品规模企业17家,一般纳税人资质竹筷企业47家,竹笋企业4家,作坊式小微工厂60多家。销售总额10.07亿元,缴纳税收1815万元,出口创汇5850万美元。竹笋产品遍布全国,竹筷产品出口欧洲、美洲、亚洲等62个国家和地区。

  泥江口镇党委书记陈天峣告诉记者:“目前全镇6.3万人每6个人就有一人从事竹子砍伐、运输等相关产业,为竹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和人力资源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为契机,优化竹产业布局,聚集资源要素,从竹制品生产、加工到外贸销售等多个环节不断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做大、做强竹业龙头企业,做专、做精竹产业园区,做美、做旺特色村庄,做优、叫响乡土品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建成产业链条融合、创新创业活跃、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产业高地。”陈天峣说。

  各地依托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深耕农业产业化发展,跑出了产业发展的“加速度”。

  “2023年,我们将聚焦若干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整合政策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壮链、强链,全面提高乡村产业韧性和综合竞争力,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附件:

  1. 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中心( 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局 )
  2. 中国农业科学院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5.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
  6.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7. 农民日报社
  8.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9. 中国农村杂志社
  10.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部党校)
  11.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
  12.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13.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14.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业农村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15.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16.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17. 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
  18. 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19. 农业农村部财会服务中心、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20.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欧洲联盟农业技术中心)
  21.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分会)
  22.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23.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
  24.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25.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26.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7.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秘书处)
  28.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29.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30. 全国畜牧总站
  31.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
  32.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
  33.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34.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
  35.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
  36.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37. 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航天局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海洋局
国家核安全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信访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反垄断局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气象局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数据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移民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北京农业农村局
天津农业农村委
河北农业农村厅
山西农业农村厅
内蒙古农牧厅
辽宁农业农村厅
吉林农业农村厅
吉林畜牧业管理局
黑龙江农业农村厅
上海农业农村委
江苏农业农村厅
浙江农业农村厅
安徽农业农村厅
福建农业农村厅
江西农业农村厅
山东农业农村厅
河南农业农村厅
湖北农业农村厅
湖南农业农村厅
广东农业农村厅
广西农业农村厅
海南农业农村厅
重庆农业农村委
四川农业农村厅
贵州农业农村厅
云南农业农村厅
西藏农业农村厅
陕西农业农村厅
甘肃农业农村厅
青海农业农村厅
宁夏农业农村厅
新疆农业农村厅
新疆兵团农业农村局

主办单位:立博体育农业农村部

承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网站识别码bm21000007 京ICP备05039419号-2

京公网安备 立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