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立博体育 > 新闻 > 农业农村部动态

农业系统大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渐成气候

日期:2017-04-24 19:41 作者: 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本网讯 近年来,农业部大力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重点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抓手,开展督促检查和指导服务,细化实化政策,通过上下联动,着力抓好政策落地见效。

  《指导意见》印发以来,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出台配套措施和实施意见,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指导意见》各项政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整合现有涉农政策和资金项目向农村产业融合倾斜。引导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充分挖掘农产品、加工品和休闲旅游产品的文脉、工艺、文物、故事、精神等价值,推进品牌创建。通过先建后补、贷款贴息、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折股量化到农户等方式,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融合主体。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等技术渗透融合。

  随着《指导意见》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焕发出巨大活力,呈现出“五多”工作格局。一是多模式推进。各地因地制宜、因产制宜,积极探索产城融合、农业内部融合、产业延伸融合、功能拓展融合、新技术渗透融合、复合型融合等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有的把原料区、加工区、体验区、展示区、物流区、销售区有机衔接,并将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和城镇社区升级;有的推进“稻田养鱼(虾、蟹)”“林下养鸡”“粪—沼—电—肥—粮(菜、果)”模式;更多的地方让农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多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有的地方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当中,发展智慧农场、农村电商、定制服务、农业众筹等新业态。二是多主体参与。各地积极打造龙头企业引领、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广大传统农民参与的融合发展“雁阵”格局。据调研分析,目前12.9万家各类龙头企业、27万家休闲农业企业、3.1万家农村电商和90多万家农民合作社,都初步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方向发展,为推进产业融合提供载体支撑。三是多机制联结。各地通过项目引导和典型带动等形式,引导各类融合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推动价值链分配的重心向上游农户倾斜,将产业链各主体打造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据初步测算,在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服务联结等方面,产业融合使农户农业经营收入增加了67%。四是多要素发力。各地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把资源要素、人气人脉、利润税收留在农村,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等在农村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将农业发展由单纯依靠土地、劳力和投入等传统要素转变到依靠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设施、装备、生态、企业、企业家等多种新型要素协同发力上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园区聚集实现政策集成、要素集中、产业集群、经营集约,更好地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五是多业态打造。各地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或隔二连三,实现产业链相加;通过质量品牌提升一次增值、加工包装二次增值和物流销售三次增值,实现价值链提升;通过休闲旅游、产销直供、消费体验和个人定制等,实现供应链相通,形成前后相连、上下衔接的庞大产业集群;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电商平台,发展“农场云”“体验式农业”“节会农业”“掌上牧云”等新模式,使生产、经营、商品、交易、贷款、支付、理财等有机连接,实现精准生产、透明生产,降低了中间环节费用,做到了全程网上监管。

  针对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存在配套政策制定较为滞后、农业各环节互联互通性较差等问题,农业部大力推进政策措施落实,使政策措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加大项目支持力度,扩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项目资金规模和实施范围;积极培育融合主体,依托现有渠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提升其产业融合发展能力;切实加强技术支撑,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继续加强示范引导,创新体制机制,集约资源要素,结合“三区”、“三园”建设,创建一批融合发展先导区、示范园和样板间。



附件:

  1. 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中心( 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局 )
  2. 中国农业科学院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5.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
  6.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7. 农民日报社
  8.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9. 中国农村杂志社
  10.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部党校)
  11.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
  12.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13.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14.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业农村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15.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16.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17. 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
  18. 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19. 农业农村部财会服务中心、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20.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欧洲联盟农业技术中心)
  21.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分会)
  22.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23.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
  24.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25.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26.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7.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秘书处)
  28.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29.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30. 全国畜牧总站
  31.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
  32.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
  33.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34.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
  35.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
  36.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37. 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航天局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海洋局
国家核安全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信访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反垄断局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气象局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数据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移民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北京农业农村局
天津农业农村委
河北农业农村厅
山西农业农村厅
内蒙古农牧厅
辽宁农业农村厅
吉林农业农村厅
吉林畜牧业管理局
黑龙江农业农村厅
上海农业农村委
江苏农业农村厅
浙江农业农村厅
安徽农业农村厅
福建农业农村厅
江西农业农村厅
山东农业农村厅
河南农业农村厅
湖北农业农村厅
湖南农业农村厅
广东农业农村厅
广西农业农村厅
海南农业农村厅
重庆农业农村委
四川农业农村厅
贵州农业农村厅
云南农业农村厅
西藏农业农村厅
陕西农业农村厅
甘肃农业农村厅
青海农业农村厅
宁夏农业农村厅
新疆农业农村厅
新疆兵团农业农村局

主办单位:立博体育农业农村部

承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网站识别码bm21000007 京ICP备05039419号-2

京公网安备 立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