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立博体育 > 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 > 黑土地保护利用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在长春召开

日期:2022-07-25 09:28 作者:记者 王澎 来源:农民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7月21日,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由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和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共同组织开展。会议旨在宣传贯彻《立博体育黑土地保护法》,落实《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

  经过长期的大规模开垦,目前东北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等退化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此外还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推广面积有限、重用轻养,甚至非法盗采、贩卖黑土资源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黑土地保护法》做了相应的制度化、机制性的安排,这部法的出台和实施,将为推进黑土地保护工作提供法治保障。8月1日,《立博体育黑土地保护法》将正式实施,这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国家层面立法保护黑土地的法律。

  会议要求,东北4省区农业农村部门要配合好农业农村部和全国人大有关部门,切实做好《黑土地保护法》学习和宣贯,加强法律执行、项目谋划、政策创设、机制创新,动员最广泛的力量,共同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进一步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使之永远造福于人民。要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继续积极争取加大财政投入,扎实落实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把黑土区作为重点区域和优先区域,积极支持黑土区农田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农田现代化水平。要持续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按照《黑土地保护法》的规定和有关规划、方案设定的保护目标,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和科研单位,加强政策项目统筹、技术配套试验试点,继续推进黑土地综合治理。要加强黑土地质量长期跟踪监测,推动完善黑土区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做好黑土地保护最基础的工作,结合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彻底摸清黑土地的资源状况和当前质量状况;在现有定位监测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利用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面积上图入库系统,持续监督评价黑土地保护任务落实情况,跟踪黑土地质量变化情况,确保黑土地保护“开展一块、见效一块”。

  “要深刻领会《黑土地保护法》的重大意义。《黑土地保护法》坚持长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定位,把黑土地保护、利用、治理、修复等活动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对黑土地资源实行全面保护、综合治理、系统修复的原则,为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宝贵的土地资源提供了法治保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谢建华在座谈会上指出,在实施2022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方面,东北4省(区)要落实好2022年度黑土地保护工程硬任务,保护性耕作覆盖1亿亩次,有机肥深翻还田2000万亩,统筹落实好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侵蚀沟治理等。在推进2022年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方面,将继续在东北典型黑土区83个县(市、区、旗)中选择40个以上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实施保护任务400万亩以上。

  从2021年4月,全国人大启动立法研究论证工作,到2022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并全票通过,《黑土地保护法》从研究论证到通过审议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全国人大农委法案室副主任王观芳在介绍黑土地保护立法情况和主要制度时表示:“党中央重视,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积极支持,东北4省区提供经验借鉴和意见建议,基层群众表达了期盼,增强了法律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凝聚共识提高了立法质量。作为一部‘小快灵’立法,本法突出立法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着力保护黑土地中的耕地。希望通过立法,强调科学合理利用黑土地,坚持可持续利用原则,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改变掠夺式、粗放式利用。”

  据悉,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农业农村(农牧)厅耕保部门就落实《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进行了深入研讨,法学专家、耕地专家、经营主体代表等50余人围绕黑土地保护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广泛交流。

附件下载:
  1. 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中心( 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局 )
  2. 中国农业科学院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5.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
  6.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7. 农民日报社
  8.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9. 中国农村杂志社
  10.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部党校)
  11.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
  12.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13.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14.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业农村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15.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16.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17. 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
  18. 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19. 农业农村部财会服务中心、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20.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欧洲联盟农业技术中心)
  21.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分会)
  22.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23.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
  24.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25.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26.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7.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秘书处)
  28.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29.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30. 全国畜牧总站
  31.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
  32.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
  33.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34.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
  35.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
  36.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37. 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航天局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海洋局
国家核安全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信访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反垄断局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气象局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数据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移民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北京农业农村局
天津农业农村委
河北农业农村厅
山西农业农村厅
内蒙古农牧厅
辽宁农业农村厅
吉林农业农村厅
吉林畜牧业管理局
黑龙江农业农村厅
上海农业农村委
江苏农业农村厅
浙江农业农村厅
安徽农业农村厅
福建农业农村厅
江西农业农村厅
山东农业农村厅
河南农业农村厅
湖北农业农村厅
湖南农业农村厅
广东农业农村厅
广西农业农村厅
海南农业农村厅
重庆农业农村委
四川农业农村厅
贵州农业农村厅
云南农业农村厅
西藏农业农村厅
陕西农业农村厅
甘肃农业农村厅
青海农业农村厅
宁夏农业农村厅
新疆农业农村厅
新疆兵团农业农村局

主办单位:立博体育农业农村部

承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网站识别码bm21000007 京ICP备05039419号-2

京公网安备 立博体育